陈亨(明朝将领平安怎么死的)

分类:热门资讯/作者:陈亨//854 阅读

朱元璋手下少有人知的武将陈亨,为何却成了改变明朝历史走向的人?

陈亨原为元朝武将,后来归于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武将,陈亨的军师才能和对朱元璋的鞠躬尽瘁,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但当时朱元璋身边能人聚集,相比徐达,傅友德等人,陈亨更是少有人知了,但正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人以其聪慧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改变了明朝历史走向。

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后,明惠帝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寻找借口挑起战争,史称靖难之变,而陈亨此时是大宁各路守兵商品的最高首领,燕王起兵时兵力并不够,按照明朝制度,藩王不可屯兵,于是燕王朱棣便想到了大宁卫较为雄厚的兵力,朱棣活捉了宁王。


此时对于各路守兵首领的陈亨来说,正是面临重要抉择的时候,是选择忠于明惠帝,还是投靠起兵的朱棣,无论陈亨选择哪一方,无疑对另一方造成了打击,显而易见,陈亨选择了朱棣,这为明成祖朱棣即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亨既然能成为改变历史走向的人,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早期陈亨是元朝武将,在烽火四起时他选择了当时实力并不突显的朱元璋,再到后来选择本是起兵叛乱的燕王朱棣,从这两个重要抉择就可看出陈亨过人的前瞻性,他懂得根据时势来选择自己的归属,而他的抉择对历史走向造成了重大影响。同时,他在徐达手下骁勇善战,有勇有谋,深受朱元璋赏识,这也为他在朱元璋处理开国功臣时免于受难做出了重要铺垫。


明朝将领平安怎么死的
平安 (?-1409)   滁(安徽滁州)人,小字保儿。父定,从太祖起兵,官济宁卫指挥佥事。从常遇春下元都,战没。   安初为太祖养子,骁勇善战,力举数百斤。袭父职,迁密云指挥使,进右军都督佥事。   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将从征。及李景隆代将,用安为先锋。燕王将渡白沟河,安伏万骑河侧邀之。   燕王曰:“平安,竖子耳。往岁从出塞,识我用兵,今当先破之。”及战,不能挫安。时南军六十万,列阵河上。王帅将士驰入阵,战至暝,互有杀伤。及夜深,乃各敛军。   燕王失道,从者仅三骑。下马伏地视河流,辨东西,始知营垒所在。明日再战,安击败燕蒋房宽、陈亨。   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力战。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   会高煦救至,乃得免。当是时,诸将中安战最力,王几为安槊所及。已而败。语详《成祖纪》。   燕兵围济南。安营单家桥,谋出御河夺燕饷舟。又选善水卒五千人渡河,将攻德州。围乃解。安与吴杰进屯定州。   明年,燕败盛庸于夹河,回军与安战单家桥。安奋击大破之,擒其将薛禄。无何,逸去。再战滹沱河,又破之。   安于阵中缚木为楼,高数丈,战酣,辄登楼望,发强弩射燕军,死者甚众。   忽大风起,发屋拔树,声如雷。都指挥邓戬、陈鹏等陷敌中,安遂败走真定。   燕王与南军数大战,每亲身陷阵,所向皆靡,惟安与庸二军屡挫之。   滹沱之战,矢集王旗如胃毛。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谨藏,以示后世。   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而泣曰:“臣自少从军,今老矣,多历战阵,未尝见若此也。”   逾月,燕师出大名。安与庸及吴杰等分兵扰其饷道。燕王患之,遣指挥武胜上书于朝,请撤安等息兵,为缓师计。帝不许。   燕王亦决计南下。遣李远等潜走沛县,焚粮舟,掠彰德,破尾尖寨,谕降林县。   时安在真定,度北平空虚,帅万骑直走北平。至平村,去城五十里而军。燕王惧,遣刘江等驰还救。安战不利,引还。   时大同守将房昭引兵入紫荆关,据易州西水寨以窥北平,安自真定饷之。   八月,燕兵北归。安及燕将李彬战于杨村,败之。   四年,燕兵复南下,破萧县。安引军蹑其后,至淝河。燕将白义、王真、刘江迎敌。   安转战,斩真。真,骁将。燕王尝曰:“诸将奋勇如王真,何事不成!”至是为安所杀。   燕王乃身自迎战,安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马忽蹶,被擒。   安稍引却。已,复进至小河,张左右翼击燕军,斩其将陈文。   已,复移军齐眉山,与诸将列阵大战。自午至酉,又败之。   燕诸将谋北还,图后举。王不听。寻阻何福军亦至,与安合。燕军益大惧,王昼夜擐甲者数日。   福欲持久老燕师,移营灵璧,深堑高垒自固。而粮运为燕兵所阴,不得达。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骑遮安军,分为二。   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   翌日,燕军猝薄垒,发三炮。军中误以为己号,争趋门,遂大乱。燕兵乘之,人马坠壕堑俱满。   福单骑走,安及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人皆被执。文臣宦官在军被执者又百五十余人,时四月辛已也。   安久驻真定,屡败燕兵,斩骁将数人,燕将莫敢婴其锋。至是被擒,军中欢呼动地,曰:“吾属自此获安矣!”争请杀安。燕王惜其材勇,选锐卒卫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资等善视之。   王即帝位,以安为北平都指挥使。寻进行后府都督佥事。   永乐七年三月,帝巡北京。将至,览章奏见安名,谓左右曰:“平保儿尚在耶?”   安闻之,遂自杀。命以指挥使禄给其子。
明朝有几个功臣世家?
1. 徐达,濠人(今安徽省凤阳东北),封魏国公,予世券。 2. 常遇春,怀远人,予茂封郑国公,予世券。 3. 李文忠,盱眙人,封曹国公,予世券。 4. 邓愈,虹人,封卫国公,予世券。 5. 汤和,濠人,封中山侯,予世券。后封信国公,数其守常州过失,镌之券。 6、沐英,定远人,封西平侯,予世券。 7、沐英予晟,永乐四年封黔国公,予世券。 8、李善长,定远人,封韩国公,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9.冯胜,定远人,封宋国公,予世券。 10、傅友德,宿州人,徙砀山,封颍川侯,予世券。进封颍国公,予世券。 11.廖永忠,安徽巢人,封德庆侯,予世券。 12.赵庸,卢州人,封南雄侯,予世券。 13、杨景,合肥人,封营阳侯,予世券。 14.胡美,沔阳人,封豫章侯,予世券。 15.吴良,定远人,封江阴侯,予世券。赠江国公。子高嗣侯,被劾,废为庶人,夺券。 16.康茂才,湖北蕲州人,子铎封蕲春侯,予世券。 17.耿炳文,濠人,封长兴侯,予世券。 18.郭英,巩昌侯兴弟也,封定武侯,予世券。其后世,被夺券。 19、华云龙,定远人,封淮安侯,予世券。 20.韩政,睢人,封东平侯,予世券。 21.仇成,合山人,封安庆侯,予世券。卒,赠皖国公。 22.张龙,濠人,封凤翔侯,予世券。 23.吴复,合肥人,封安陆侯,追封黔国公,予世券。 24.周武,开州人,封雄武侯,赠汝国公。 25.胡海,定远人,封东川侯,予世券。 26、张赫,临淮人,封航海侯,予世券。追封恩国公。 27.华高.和州人,封广德侯,无子,纳诰券墓中。 28.张铨,定远人,封永定侯。 29.何真,东莞人,封东莞伯,予世券。 30、顾时,濠人,封济宁侯,予世券。 31、吴祯,江国襄烈公良弟也,封靖海侯,予世券。 32之薛显,萧人,封永城侯,予世券。 33.郭兴(予兴),濠人,封巩昌侯,予世券,赠陕国公。弟英,武安侯。 34.陈德,濠人,封临江侯,予世券。 35.王志,临淮人,封六安侯,予世券。 36、梅思祖,夏邑人。封汝南侯,予世券。 37.金朝兴,巢人。封宣德侯,改锡世侯券。 38.唐胜宗,濠人。封延安侯,予世券。 39陆仲亨,濠人。封吉安侯,予世券。 40.费聚,五河人。封平凉侯,予世券。 41.陆聚,封河南侯,予世券。 42.郑遇春,濠人。封荣阳侯,予世券。 43.黄彬,江夏人。封宜春侯,予世券。 44.叶升,合肥人。封靖宁侯。世指挥使。 45.朱亮祖,六安人。封永嘉侯,予世券。 46.周德兴,濠人。封江夏侯,予世券。 47.王弼,先定远人,后徙临淮。封定远侯,予世券。 48.蓝玉,定远人。封永昌侯,予世券。 49.曹震,濠人。封景川侯。 50、张翼,临淮人。封鹤庆侯,予世券。 51.张温,洪武十二年封会宁侯。禄二千石。 52.陈桓,濠人。封定远侯,予世券。 53.朱寿,未详何许人,封舳舻侯,予世券。 54.曹兴(兴才)未详何许人,封怀远侯。世指挥使。 55.谢成,濠人,封永平侯。世指挥使。 56.李新,濠州人。封崇山侯。 57.愈通海,父徙巢。追封豫国公。改封虢国公。 58.愈通源,封南安侯,予世券,置第于巢。 59.愈渊,封越侯,予世券。 60、胡大海,虹人。追封越国公,配享太庙。 61.耿再成,五河。人,追封高阳郡公,赠泗国公。 62.张德胜,合肥人。追封蓉国公。肖像功臣庙。 63.张兴祖,德胜养子,追封东胜侯,予世券。 64.赵德胜,濠人。追封梁国公,列祀功臣庙。 65.张子明,追封忠节侯。 66.桑世杰,无为人。追赠永义侯,配享太庙。子敬,封徽先伯,予世券。 67.孙兴祖,濠人。封全宁侯,予世券。 68.曹良臣,安丰人。封宣宁侯,予世券。 69.濮英,卢州人。赠乐浪公,封子为西凉侯,予世券。 70.朱能,怀远人。封成国公,予世券。子追封平阴王,又三传,至希忠,卒,追封定襄王。 71.丘福,凤阳人。封淇国公,予世券。 72.李远,怀远人,封安平侯,予世伯券。子安,嗣伯爵,下狱夺券。 73.王忠,孝感人,封靖安侯。 74.谭渊,清流人。子忠有功,又以渊故封新宁伯,吏部言罪死,不当袭,帝曰:“券有免死文,其子嗣”。 75.张武,浏阳人,封成阳侯。 76、陈蛙,泰州人。封泰宁侯。 77.孟善,海丰人。封保定侯。子英嗣。坐庶兄常山护卫指挥贤永乐中谋立赵王事,并夺爵,毁其券。 78.郑亨,合肥人,封武安侯,予世券。 79.徐忠,合肥人,封永康侯,予世券。 80、张信,临淮人,封隆平侯,予世伯券。仁宗即位,加少师,并支二俸,予世侯券。 81.王友,荆州人,永乐六年七月进侯,予世券。 82.陈碹,合肥人,封平江伯,赐诰券。碹孙豫进封侯,赠黟国公。 83.张辅,河间王长子也,封信安侯,予世券。 84.高士文,咸阳人。追封建平伯,令予嗣,予世券。 85.李彬,风阳人,封丰城侯,予世券,赠茂国公。子贤,赠丰国公。 86.柳升,怀宁人,封安远伯,予世券,进封侯。 87.梁铭,汝阳人,仁宗即位,追论守城功,封保定伯,予世券。 88.王通,咸宁人,封武义伯,予世券。 89.宋晟,封西宁侯,子琥嗣侯,予世券。 90、薛禄,胶人,封阳武侯,予世券。 91.刘荣,宿迁人,封广宁伯,予世券。予湍,英宗予世侯。成化年卒,赠峄国公。 92、费献,定远人,封崇信伯,予世券。 93.任礼,临漳人,封宁远伯,赐铁券,令世袭。 94.刘聚,特封宁晋伯,予世券。 95.吴允诚,蒙古人,居甘肃塞外塔沟地,封恭顺伯,予世券。子克忠进侯,次子管者封广义伯,三子克勤赠遵化伯,子嗣侯,赠凉国公,予世券。 96.薛斌,蒙古人,封永顺伯,子辅孙勋并嗣伯,勋子玺乃嗣指挥使,如券文。斌弟贵。封安顺伯,进侯,予世券。 97、李贤,鞑靼人,太祖赐姓名,封忠勤伯,禄千石 98.吴成,辽阳人。封清平伯,予世券。 99、李英,居西宁,封会宁伯。从子文封高阳伯。 100、毛忠,西陲人,封伏羌伯。赠侯,予世券。建祠于甘州。 1o1.汪海洋,高邮人,封忠勤伯,诰词比之予房孔明。 102.刘基,青田人,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105.丁德兴,定远人,追封济国公,子忠世袭指挥使。 104.廖永安,永忠弟,封楚国公,改封永安郧国公。 105.丁普郎,在康郎山战死者三十五人,首普郎,凡赠公一人,侯十二人,伯二人。 106、茅成,定远人,赠东海郡公,祀功臣庙。 107、胡深,处州龙泉人,追封缙云郡伯。 108、严德,太平人,追封天水郡公。 109.孙虎,追封康安郡公 11o、蔡迁,诏归葬京师。赠安远侯。 111.合肥陈文,追封东海侯。 112.陶安,追封姑执郡公。 113.何福,凤阳人。封宁远侯。 114.顾成,家江都,封镇远侯,予世券。赠夏国公。顾成孙兴祖,嗣侯,予世伯。 115.姚广孝,长洲人,追封荣国公。 116.张玉,祥符人。追赠荣国公,加封河间王。 117、张玉长予辅为英国公;次子’为文安伯,赠侯;三子为太平侯,赠裕国公。 118、王真,咸宁人。追封金乡侯,后追封宁国公。 119.陈亨,寿州人。追封泾国公,予懋封宁阳伯,进侯,后,予世侯。 120、徐理,西平人,封武康伯。 121.房宽,陈州人,封思恩侯。 122.刘才,霍丘人,封广恩侯。 123.郭亮,合肥人,封成安侯,世伯爵。 124.赵彝,成祖称帝,封忻城伯。 125.唐云,封新昌伯。 126、徐祥,大冶人。封兴安伯。 127.李浚,和州人。封襄城伯。予嗣,赠侯,弟进侯。 128.孙岩,凤阳人,封应城伯。 129、房胜,封富昌伯。 130、陈旭,全椒人,封云阳伯。 131.陈贤,寿州人,封荣昌伯。 132、张兴,寿州人,封安乡伯。 133.陈志,巴人,封遂安伯。 134.郭义,济宁人。封安阳侯 135.金玉,江浦人,封惠安伯。 136.朱荣,沂人,封武进伯。 137、陈怀,合肥人,封平乡伯,赐券,非世券。怀孙政,乞世券,诏予之。 138、马亮,淇人,封招远伯。 139.蒋贵,江都人,封定西伯,给世券。进侯,加岁禄五百石,赠泾国公。孙琬嗣侯。 140.赵安,狄道人,封会川伯,安家临洮。 141.赵辅,凤阳人,封武靖伯。辅辞侯,乞世伯,帝许其伯,侯如故。 142、滕定,封奉化伯。 143.金顺,封顺义伯。 144、火真,蒙古人,初名火里火真,封同安侯。 145.把台,忠之甥,封忠勇伯。 146.毛胜,封南宁侯,予世券。 147、焦礼,蒙古人,英宗封东宁伯 148.和勇,成化年特封靖安伯。 149.罗秉忠,成化初封顺义伯。 150.金纯,正统五年卒,赠山阳伯。 151.王聪,薪水人,封武城侯,战死,追封漳国公。 152.方瑛,都督方政之子,封南和伯,进侯。 153.陈友,先祖西域人,家全椒,召封武平伯,予世券。 154.李震,李阳人,封兴宁伯。 155.吴中,武城人,正统七年卒,追封茌平伯。 参考文献:明代授予铁券之功臣名录

靖难功臣全部排名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朱棣进入南京后,大肆杀戮曾为朱允炆出谋划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先后被杀,方孝孺更是被诛十族,造成空前的惨案。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又带来不小的破坏,尤其是战争剧烈的地区,所受的破坏更大,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

朱棣称帝

朱棣

燕军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在皇宫放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此后其下落成为谜团。朱棣入城后,派人找出马皇后的尸体,指认其为朱允炆,并执其手哭“傻小子,何苦如此!”。随后六月二十日,以天子礼葬朱允炆,造成建文帝已死的假象。而朱允炆的下落成为了千古迷题。据传,郑和下西洋的初衷之一便是搜寻建文帝的踪迹。而另一路是胡濙密访江浙一带。

朱棣进入南京之后,翰林院编修杨荣迎于马首,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点醒朱棣。次日(建文四年六月十四)起,诸王及文武群臣多次上表劝进,朱棣不允。数日后(六月十七),朱棣谒孝陵,并于当日即皇帝位,是为明太宗(后改为成祖)。重建奉天殿(旧殿被朱允炆所焚),刻玉玺。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封王妃徐氏为皇后。

朱棣不承认建文年号,七月初一(一说六月十八),将建文元、二、三、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次年改为永乐元年。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如靖难初期因离间被贬的江阴侯吴高被再次起用,守大同);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废除,如建文二年(1400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田赋,至此又变重。

诛杀前臣

方孝孺

朱棣在靖难之役获胜后,向京城(今南京)军民发布公告:“固守封地的藩王因左班奸臣挑唆导致骨肉被其残害,所以不得不起兵诛杀他们,以此来扶持江山社稷和保安亲藩。今次拟定的京城奸臣,有罪者不敢赦免,无罪者不敢诛杀,如若误伤受到牵连又祸及到伤亡,绝非靖难本意。”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二十五日,朱棣诛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灭其族。其中方孝孺受牵连而死者共873人,充军等罪者千余人。因黄子澄受牵连的有345人。景清降后密谋行刺,事败,八月十二被杀,灭九族;后屠其家乡,谓“瓜蔓抄”。此外,众多建文旧臣如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郭任、卢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谢升、丁志方、甘霖、董镛、陈继之、韩永、叶福、刘端、黄观、侯泰、茅大芳、陈迪、铁铉等,史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他们的家属和亲人也被牵连,死者甚众,流放、被逼作妓女及被其它方式惩罚的人也不少。直至明仁宗即位后,大部份人始获赦免,余下的人的后代却迟至明神宗时始获赦免。在大肆诛杀之外,当月,朱棣将魏国公徐辉祖下狱,后释放并削其爵位。辉祖死后,其子嗣魏国公爵。黄观被朱棣所嫉恨,其状元的身份被革去。

铁铉,割其鼻耳塞入口中,然后问:“甘否?”铁弦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凌迟,灭族。方孝孺惨遭凌迟灭族。但此事出于野史,未见于正史。野史称方孝孺大书“燕贼篡位”,朱棣见他宁死不屈,威胁他说:“你不怕被诛九族吗?”方孝孺义正严辞地斥责说:“即使诛我十族又怎样?”朱棣怒不可遏,于是大肆搜捕方孝孺的亲属,还包括他的门生和朋友(即第十族),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杀害,被杀者共达八百七十三人,而方孝孺则被腰斩于南京聚宝门外。另外,黄子澄之妹,铁弦之妻, 发送教坊司。

大封功臣

类型                                                                   级别                                              名单

本来为燕王旧臣的封爵       公(2人,追封2人;省略除封爵外的其他封赏,下同)丘福:淇国公,世袭;

                                                                                                                           朱能:成国公,世袭;

                                                                                                                           张玉:追封荣国公,谥忠显;

                                                                                                                           陈亨:追封泾国公,谥襄敏。

   

                                                               侯(13人,追封1人)                           张武:成阳侯,世袭;

                                                                                                                           陈圭:泰宁侯,世袭;

                                                                                                                          郑亨:武安侯,世袭;

                                                                                                                          孟善:保定侯,世袭;

                                                                                                                          火真:同安侯,世袭;

                                                                                                                          顾成:镇远侯,世袭;

                                                                                                                          王忠:靖安侯,世袭;

                                                                                                                          王聪:武城侯,世袭;

                                                                                                                          徐忠:永康侯,世袭;

                                                                                                                          张信:隆平侯,子孙世袭隆平伯;

                                                                                                                          李远:安平侯,子孙世袭安平伯;

                                                                                                                          郭亮:成安侯,子孙世袭成安伯;

                                                                                                                          房宽:思恩侯,子孙世袭指挥使;

                                                                                                                          谭渊:追封崇安侯,谥壮节。   

                                                                         伯(12人)                               徐祥:兴安伯,世袭;

                                                                                                                          徐理:武康伯,世袭;

                                                                                                                          李浚:襄城伯,世袭;

                                                                                                                          张辅:信安伯,世袭;

                                                                                                                          唐云:新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谭忠(谭渊子):新宁伯,世袭;

                                                                                                                          孙岩:应城伯,世袭;

                                                                                                                          房胜:富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赵彝:忻城伯,世袭;

                                                                                                                          陈旭:云阳伯,世袭;

                                                                                                                          刘才:广恩伯,子孙世袭指挥同知。   

归附并出力的建文旧臣封爵                                  公                                            李景隆:仍为曹国公,增禄,世袭;

                                                                          侯                                             王宁:永春侯,世袭;

                                                                          伯

                                                                                                                          茹瑺:忠诚伯,以终本身;

                                                                                                                          王佐:顺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陈瑄:平江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跟随朱棣靖难的功臣都有哪些?
封公(2人,追封2人;省略除封爵外的其他封赏,下同):   丘福:淇国公,子孙世世承袭(以下简称世袭);   朱能:成国公,世袭;   张玉:追封荣国公,谥忠显;   陈亨:追封泾国公,谥襄敏。   封侯(13人,追封1人):   张武:成阳侯,世袭;   陈圭:泰宁侯,世袭;   郑亨:武安侯,世袭;   孟善:保定侯,世袭;   火真:同安侯,世袭;   顾成:镇远侯,世袭;   王忠:靖安侯,世袭;   王聪:武城侯,世袭;   徐忠:永康侯,世袭;   张信:隆平侯,子孙世袭隆平伯;   李远:安平侯,子孙世袭安平伯;   郭亮:成安侯,子孙世袭成安伯;   房宽:思恩侯,子孙世袭指挥使;   谭渊:追封崇安侯,谥壮节。   封伯(11人):   徐祥:兴安伯,世袭;   徐理:武康伯,世袭;   李浚:襄城伯,世袭;   张辅:信安伯,世袭;   唐云:新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谭忠(谭渊子):新宁伯,世袭;   孙岩:应城伯,世袭;   房胜:富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赵彝:忻城伯,世袭;   陈旭:云阳伯,世袭;   刘才:广恩伯,子孙世袭指挥同知。   归附并出力的建文旧臣封爵:   李景隆:仍为曹国公,增禄,世袭;   王宁:永春侯,世袭;   茹瑺:忠诚伯,以终本身;   王佐:顺昌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陈瑄:平江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清霜下篱落什么意思?
意思就大概是说,这片清霜下在了篱笆外,落在地上。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

Copyright © 2024 天天影视(天天影视) All Rights Reserved

顶部